2023/02/21

跨平台編譯樹莓派的作業系統(續)

摘要

本文概要介紹在Windows 10上的VMware Workstation 15 Player上跨平台編譯樹莓派4代單板電腦的Linux作業系統核心與根檔案系統、並將映像檔寫入SD卡的步驟。

本文

跨平台編譯的特點可以參考這裡的描述。隨後將使用Windows 10宿主作業系統,安裝VMware Workstation 15 Player虛擬化程式、並於VMware上執行Ubuntu 18.04作業系統。當Ubuntu虛擬機啟動後,便於其上安裝編譯樹莓派核心所需的套件,接著再下載樹莓派的Linux核心和根檔案系統(root filesystem)的原始碼pi-gen,隨後將pi-gen切換至buster分支,執行跨平台編譯完後,便將編譯的成果寫入SD卡,最後再將該SD卡插入樹莓派進行測試與確認。主要步驟將參考這裡
 

開發主機的資訊如下所示。 

必須執行以下的指令來安裝相依套件、和下載pi-gen原始碼。

sudo apt-get install docker.io
sudo apt-get install binfmt-support
sudo apt-get install coreutils quilt parted qemu-user-static debootstrap zerofree zip dosfstools libarchive-tools libcap2-bin grep rsync xz-utils file git curl bc qemu-utils kpartx gpg pigz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RPi-Distro/pi-gen.git
cd pi-gen
git checkout buster
nano config
sudo ./build.sh

其中的組態設定檔config內容如下。

IMG_NAME='leo-raspbian'
LOCALE_DEFAULT=en_US.UTF-8
KEYBOARD_KEYMAP=us
KEYBOARD_LAYOUT='English (US)'
TIMEZONE_DEFAULT=Aisa/Taipei

編譯完畢的畫面如下所示。

編譯完畢的成果分佈如下所示。

以Win32DiskImager寫入SD卡並插入樹莓派4代單板電腦後的執行畫面(即export-image底下的2023-02-20-leo-raspbian.img)。



參考文獻

https://github.com/RPi-Distro/pi-gen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